6月8日,“东北拾遗”团队赴辽宁省沈阳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锡伯族文化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为主题,先后走访了中国锡伯族博物馆、七星山、石佛寺塔、石佛寺村、石佛寺城址及锡伯族夫妻小院等地,通过实地考察深入探究当地文化传承现状与乡村发展潜力。
在中国锡伯族博物馆的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系统了解了锡伯族西迁历史、语言文字、传统服饰和民俗文化。团队重点考察了博物馆内收藏的锡伯族传统弓箭、刺绣等非遗展品,并与馆内研究人员就锡伯族文化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对比分析博物馆展陈内容与实地调研数据,团队发现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学术研究和民间传承之间存在明显断层。
图1 “东北拾遗”团队在中国锡伯族博物馆调研
图2 团队成员参观中国锡伯族博物馆
在锡伯族夫妻小院的走访中,团队遇到了“重走西迁路”的锡伯族夫妇及家人。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谈,团队收集到关于锡伯族日常生活、节庆习俗等的第一手资料,这些鲜活的口述史资料与博物馆的实物形成了有益互补。
图3 团队成员拜访锡伯族夫妇小院
团队以石佛寺村为核心调研区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开展系统调研。调研发现,石佛寺村面临文化记忆淡化、资源开发不足和产业单一化等多重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团队结合专业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建议与辽宁大学合作开设“锡伯语课堂”,利用西迁纪念馆开发沉浸式研学项目,通过学校教育与社区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文化认同。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提出设计“七星山-石佛寺”文化生态徒步路线,将锡伯族传统民居、手工作坊等特色资源串联成线,打造深度体验式旅游产品。在数字化传播方面,建议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锡伯族文化故事,开发线上“云展览”平台,扩大文化影响力并吸引社会资源。
此次“三下乡”活动,东北拾遗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以科学方法收集分析数据,既为石佛寺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也深化了团队成员对民族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理解。乡村振兴既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更要让年轻人留下来。我们将持续关注调研成果的转化落地,为东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发展贡献青年智慧。未来,团队计划与当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回访跟踪建议实施情况,并积极搭建高校资源与乡村需求的对接平台。
通讯员:陈馨宇、盛凯涵,图片:雷鸿秋
中华传播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 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12-2019 中华传播网 http://www.94673.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