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普通话的韵律遇见童真的目光,一场关于语言与成长的奇妙旅程就此展开!7月2日,成都文理学院传媒与演艺学院“普韵润三州,同心筑梦行”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汶川县第三幼儿园,用生动的课程与温暖的陪伴,为学前儿童和教师播撒下普通话的种子。
一、授牌仪式:开启合作新篇章
抵达汶川县第三幼儿园后,成都文理学院与汶川县第三幼儿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正式拉开帷幕。传媒与演艺学院播音教研室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王旭晟老师率先介绍了成都文理学院的基本情况,并阐述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他提到:“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高校服务社会、助力乡村语言文化发展的责任践行。我们期待以实践教学基地为纽带,让普通话的魅力在汶川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的力量。”
随后,汶川县第三幼儿园园长张瑜发表讲话。她详细介绍了汶川三幼的办园特色与发展现状,并满怀期待地表示:“能与成都文理学院携手开展此次活动,我们深感荣幸。希望通过双方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孩子们从小在规范的语言环境中成长。”
在热烈的掌声中,授牌仪式顺利完成。双方代表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时刻,也标志着校地合作在推普事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二、教师课堂:专业引领,共研语言之美
授牌仪式结束后,王旭晟走上讲台,为学前教育教师带来一堂干货满满的普通话推广和应用课程——“一字一句普通话 千言万语爱中华:推广普及和规范使用普通话”。课堂上,王老师从法定国尊、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统一稳定、民生生活、科技发展几个方面阐释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策方针与价值所在。随后,王旭晟从普通话语音规范与语言应用表达技巧等方面入手,结合幼儿园教学场景,开展了生动的案例讲解、现场示范与互动练习。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教授与推广普及普通话有了新思路、新路径。
三、童趣课堂:寓教于乐,点燃推普热情
与此同时,实践团队的学生们也活力满满地走进大班课堂,为学前儿童带来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推广课程——《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在大一班,邓欣怡、彭歆然两位同学以孩子们喜爱的“哪吒”人物为切入点,巧妙设计了“看、教、学、配、背”五个教学环节。课堂伊始,趣味十足的哪吒主题游戏瞬间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随后,活泼的口部操教学,让孩子们在欢乐中锻炼了口腔肌肉;情景演绎环节,邓欣怡和彭歆然化身演员,让孩子们明白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配音互动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尝试为动画片段配音,在实践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最终,孩子们齐声、流畅地背诵《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为这堂课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大二班的李苏红、李成林同学则通过“游戏闯关、情景演绎、课堂互动、学习儿歌”四大板块,用图文并茂的课件、丰富有趣的游戏道具,带着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普通话冒险之旅。在游戏闯关中,孩子们通过看图说词、颜色联想,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朗朗上口的儿歌教学,配合欢快的动作,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加深了对普通话的记忆。整个课堂氛围热烈,孩子们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展现出对普通话学习的浓厚兴趣。
当课堂的欢声笑语渐渐落下帷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孩子们对普通话的热爱,更是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此次汶川县第三幼儿园之行,不仅搭建了校地合作的桥梁,更让普通话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未来,成都文理学院传媒与演艺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将继续前行,让普通话的音韵传遍三州大地,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新闻记者/彭歆然
摄影记者/王宇超 韩京
中华传播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 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12-2019 中华传播网 http://www.94673.net, All rights reserved.